一个书生的力量

  几年以前,我的一个同学,当时在读博,开始在论坛和QQ群里面贴出呼吁帖子,希望能够通过舆论或者媒体的声音,为他父亲的遭际伸张正义。事情大概是这样的,因为责任田被夺,他的父亲和村支书闹了矛盾,结果遭到殴打。那同学开始寻找政府部门的介入,但会是什么结果呢?这不难想象,他想到了媒体,想要揭露真相,讨回公道。不过,媒体也已经冷血,在每个个人心中天大的悲愤,媒体都已经无暇一一照顾。

  10月30日,复旦大学博士生孟建伟回家奔丧,他的父亲在暴力拆迁中被打死。在南都周刊刊发的新闻中,配有他三天的日记以及记者的报道。报道详细记录了这一事件的过程,而博士的日记,从事件亲历者的个人角度,记录了自己的悲痛和迷茫。

  两起事件中,儿子的身份被媒体和读者有意无意地强调了出来。在讲述中,博士生遭遇这样的惨剧,似乎悲剧的意味更浓烈一些。惊叹的背后潜藏着这样的声音:博士都被这样戕害,果然残酷到极限。问题是,戕害从来不因为个人身份的标签而存在差别,在许多论证的证据里,会举出大人物的遭际来讨论这伤害的残酷,但这是一种并不公正的思维方式,大人物和小人物的差别事实存在,这是因为他们掌握的权力不同而导致,从根本上来讲,所有的伤害都是平等的,如果不承认这一点,那就意味着某些大人物所遭受的伤害比较重要,而小人物受到的伤害就无足轻重。

  但是,这里为什么还要提及博士生呢?知识是一种无能的力量,它和暴力恰恰处在矛盾的两端,在这样的事件里,提及博士生的身份,其实隐含着一种策略上的需求,也就是对暴力的无可抵挡被放大到了一种尖锐的地步。社会心理中积攒着对暴力的恐惧感和无力感,这种挫败和茫然的内涵,借助于博士这种最虚弱的一端表达了出来。它与其是个事实,不如说是个隐喻。无能的力量遭遇暴力,恰好揭破了所有人的不安。这是一种被表达的集体无意识。

  那么,当这种暴力降临的时候,一个人该如何做出反应呢?这是这个事件里暗含着的一种阅读期待。事实上现在没有人能够对此作出清晰而一以贯之的回答。如果以暴力来抗争,显然小暴力会被更大的暴力打败,同时,暴力抗争的成本过于庞大,这是所有的人在做选择时难以抛开的疑问。那么在博士的遭遇里面,同时就出现了另外一种期待,也就是因为博士身份的非凡,寄希望于社会的权力系统来对他给予扶持,即使这种扶持仍然具有特权的意味,但扶持本身,却也道明了一种可能的希望,而这种希望,正蕴含着对权力系统的微小信任。

  问题是,假如这种权力系统不能够给予答复呢?这是所有的读者并没有清晰意识到但是却已然明了的可能趋向。如果真的是这样,那么博士就必然以一己之力来对待暴力,这也正是读者所可能面对的事实。在这样的处境中,基于身体的力量就凸显了出来,博士的柔弱和暴力的强壮开始正面相对。那会是什么结局?

  超人和侠客正是在这个地方诞生了,他们可以凭借自身肉体的超能力摆平一切不公。但是现实生活并不是虚构小说,最大的可能,是吞下悲痛,并因此而日夜煎熬。

1 条评论:

XL 说...

一个病态的社会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