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2010年12月16日,周四,全年第50周。每周诗话,观察汉语诗7日话题。
2010年很快就要结束了,事实上,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早已经结束,现在要告别的,只是21世纪一零年代的第一年。诗歌跟这个时代似乎是无关的,似乎又在勉力坚持,坚持者相信诗歌仍然具有拯救功能,它终究能从心灵、精神上让这个时代更美好。所以,以诗歌为关键词来搜索中文网页,你可以看见与诗歌相关的各类话题,它们是:征稿启事、刊物编撰、诗歌讲座、赏析、在博客、论坛张贴诗歌或者相关论文。理想的诗歌生态会是什么样呢?不能设想一个全新的方式产生,它就在这样的状态之中慢慢成长吧。
1.《一个人的诗歌史》
谈论诗歌的热情从未消失,但是这种谈论很多时候都像是夏虫语冰,如果缺乏基本的阅读,对文本与史实没有最底线的掌握,该如何谈论呢?
刘春这样说:“多年以来,我一直有一个愿望:用一本书,展示新时期以来百转千回的诗歌之河,记录一个时代精英的光荣与梦想。”这是他写作《一个人的诗歌史》的动机所在。在转眼遗忘之前,刘春从个人角度来书写诗歌的历程,不管是回顾还是从此开始,都是有意义的。
这本书的题目是吸引人的那种类型。另外,西北师范大学几位教授共同编撰的《1949-2000年中国诗歌研究》近期获得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第12届优秀成果奖,这是另一部关于诗歌研究的作品。
2.两场演讲
最近对于诗歌的总结研究有一点点逐渐兴起的兆头,有两场演讲透露了这一点。
2010年12月10日晚在哈工大二学区B11举办的“八十年代的诗歌环境与历史描述”演讲中,桑克从“八十年代诗歌环境”和“八十年代历史描述”两个角度试图对八十年代诗歌展开整体的把握,对于这个年代,更多的描述回忆了它的激情和诗歌的奇异地位。但如果仅限于此,可能是不够的,如果我们不能认识细节,那么单纯的印象则没有价值。这个讲座的整理稿还未刊出,稍等看桑克的讲座过程。
好戏网预告,2010年12月19日,周日14:00,西川将在上海图书馆-4楼多功能厅开讲座“我的诗歌革命”,讲述1992年前后他对诗歌理解的巨大变化,以及他对中国当代诗歌新的可能性的思考。这是一种基于个人经验的整理,和桑克的讲座角度不同,但同时都将议题指向了特定的年代。
3.世纪初诗歌
今天的话题总是和回顾总结相关,最新一个视角是对已经过去的10年诗歌开始反思,这来自于杨克和《诗探索》之间的一场对话《世纪初诗歌(2000—2010)八问——回答<诗探索>》。
单纯从传播的角度讲,过去10年最重要的事件是网络的兴起,但是网络和诗歌之间的关系如何呢?它对写作的影响具体是什么?它怎样扩展了诗歌的传播?这个议题在杨克的回答中并不占主要篇幅。《诗探索》所提的八个问题,也是在试图对过去10年的诗歌给予纲要性的总结。只是,这种问题是不是最能贴近过去10年,仍然需要继续观察。
要紧的是,这种思考已经开始。
4.十三月唱诗班
在杨克的问答中他提到,“诗歌跟流行文化之间的关系会比跟娱乐的关系要亲近……”,范例果真来了,“不仅仅是芒克与马条,包括张小波、默默、李亚伟、尹丽川、大仙等当代诗歌中的一批代表诗人,以及万晓利、张玮玮、子曰秋野、二手玫瑰等在内的一批知名歌手和乐队,都加入了一部名为《十三月唱诗班》唱片的合作与录制。”专辑将在明年二月上市发行。
好作品脚下总是垫着无数的废纸篓,所以对于诗与歌的联姻也当持温和的态度,它们可能会是兼顾了诗歌和音乐双重艺术性的成功之作,也可能会是一次表演。这里的问题在于诗与歌分离的趋向是否能在他们这里被抹平。尽管在强调诗歌的音乐性,但整体来看,诗歌越来越远离吟唱,它的呈现方式是阻碍它与歌词混淆的最主要原因,而这一点,很难被克服。
5.每周一诗:主妇的教导
考虑到这首诗所处理的主题,它的语调缺乏那么一点点尖锐。很清楚,诗歌讲述的是诗人与这个时代主流价值的冲突与困惑,在很多情况下,面对现实,诗是无用的。这首诗坦诚地讲述了这种困境,承认了诗人的尴尬与为难,就真诚来讲,它比那些飞往灵魂的东西要更亲切。
但是,问题在于,面对这种困境,一个诗人的反应我想不应该如此平静,更多纠葛在这首诗写作的过程中流失了。诗人仅仅是提到了这个事实,却没有再继续深入下去,讲述在这种困境中的悲剧性。在这里阅读这首诗,可以看到失去了锋芒的语言是怎样让人遗憾的。诗的作者是金黄的老虎。
主妇的教导
写下文字,虽然并不是一定要博取声名
但描绘内心,总具有相当的危险
对于一个男子,他应该关注产业
应该致力于六畜兴旺
应该乐于养亲并以欢心为本
站在傍晚的街头,打量变化的光线,对于一个男子
好比是一个热中于照镜子那般令人不耻的坏毛病
他不应该让内心被莫名其妙地穿越;他的内心不应该
像筛子似的那么多孔;他的眼睛不应该
看见那么多阴性事物的美和秘密
2006.08.21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