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每周诗话:7期]欢饮

  今天是2011年1月7日,周物,全年第1周。每周诗话,观察汉语诗7日话题。
  年末一直在外地,不方便更新博客,每周诗话错过一期,但11年的第一周怎么也不该错过了。我在鄂西的山区里住着,远离网络,每日里看着门口的残雪堆积,冷空气不停,不知道什么时候是尽头。在这样的时刻,诗歌还是存在的吗?就我而言,诗仍然在,但是关于诗歌的话题却消失了。这是不是说,诗最基本的要求,不过就是自己?
  
  1.诗歌的系统知识
  《论语》里说,不学诗,无以言,不去理睬为什么无以言,会发现它提到了诗歌的接受方式,“学”,诗需要学习才能入门。但这一点几乎被现代人遗忘,顺畅的阅读,不遭遇生字是否就可以读诗呢?并不是这样,但大多数读者却往往不这样认为。
 
  读诗需要最基础的一些技能储备,比如了解诗歌语言的特殊性、诗歌的修辞技巧、诗歌的形式特征等等。只有具备一些基本技能之后,才有可能在阅读中发现诗歌深藏的美,而不是冒失的嘲笑。“在《诗刊》听讲座”为名的系列文章,汇集当代诗人和诗评家的文章,谈到了诗歌的多方面议题。它们可能是艰深的,但对于了解诗歌,却是当代汉语理论里最有用的篇目。
 
  2.年度诗歌事件回顾
  《第三极》诗刊推选了2010年度的十大诗歌事件,作为年末的总结性动作,它的推选不一定就是最重要的事件,这囿于我们缺乏足够的时间来对它们展开认识,不过阅读这些事件,却足够对2010年的诗歌有个粗略的印象。
 
  其中乐趣园整改导致数百诗歌论坛消失以及2010十大民刊的评选足够重量,前者既是过去一年网络环境的重要变化,又凸显了论坛这一形式在网络诗歌中退场的趋向。
 
  3.见与不见
  2011第一宗诗歌事件应该是因《非诚勿扰2》导致的“见与不见”的风行。关于这首诗的渊源,文章“《非2》情诗并非出自仓央嘉措 为广州女诗人多多所作”详细考证了它的文本流传过程。
 
  众多的改写显示了这首诗的形式力量,恰好又说明,在流行媒体的推动下,诗歌可以引爆到什么程度。
 
  4.今日诗意
  谢冕、陈平原和骆英三人围绕《大众文化盛行 物欲上扬 今日诗意何处寻?》发表了各自的看法,在一年开始之际,这次圆桌会议的忧虑与问题没有新意,不过是几年来问题的重复,唯一的意义就在于,一年开始之际发出这样的讨论,很可能将会一直贯穿2011年整个一年。
 
  我们仍然生活在老问题中,对大众文化的忧虑、对诗歌被读者抛弃的担心、对诗人自身的责备以及对诗歌形式的建议。这些问题已经持续多年,或许,问题就是工作本身。
 
  5.每周一诗:欢饮
  诗人马雁在10年12月28日过世,在诗生活可以看到讣告,简短讲述了诗人的生平,并且,整理了诗人在诗生活的作品链接。生存和死亡都无可选择,但态度却可以。这里随手选取的《欢饮》,却惊讶地发现里面提到了死亡:“死亡是解放,解放是第一回的醉,也是一个智慧。”与此相关,整首诗写得淡然而睿智,它特殊的文辞既有古汉语的简约,又带有《圣经》翻译体的某些色彩。它仿佛模拟了欢饮时的醉态,却又最好地显现了饮中的豁达与天真。
  
  欢饮
  反《逍遥游》
 
   “会当临绝顶,
   一览众山小。”
 
  只一小杯,
  足矣。
  今当相聚,我们
  啜饮掉一些
  微小回忆。
  宏大的正当宏大,
  丝绵样欢愉
  杂错朋伴之间。
  趁好时光,
  他们喧嚣之后
  你来到我们中间。
  你当在我们中间,
  以浑厚吼音
  震醒沉闷。
  而忧愁也正是欢乐,
  我要和你击掌,
  我要和你击掌三百下。
  然后在柏油路上
  昏睡到露水
  洒遍,栏杆拍断。
  死亡是解放,
  解放是第一回的醉,
  也是一个智慧。
  你想得太多,
  而我要想得更少。
  更少,一些些
  留给下一杯。

没有评论: